Lazy loaded image
知识反刍
下一场重大分发变革
Words 11524Read Time 29 min
2025-9-24
2025-9-29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
反刍系列,即对他人输出内容的理解
把那些匆忙剪藏的内容拿出来再嚼吧两下,或许能品尝到不同滋味

当你的获客成本超过用户终身价值时,商业模式就会崩塌——而这一幕正在AI领域上演
有个问题足以让每个产品负责人夜不能寐:我们正经历史上最重要的技术变革之一,却还在用2015年的方式分发产品。
AI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构建产品的方式。我们现在能实现两年前还无法想象的交互体验。但有个关键问题 — 技术革命来了,渠道革命却没来。
事实上,AI正在摧毁我们依赖了几十年的获客渠道:随着用户转向答案引擎,SEO流量直线下滑。社交算法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可预测。旧的玩法正在失效。
但我相信,我们正站在更宏大变革的边缘。下一场渠道革命即将到来,它将重塑产品触达用户的方式,其剧烈程度不亚于搜索引擎和应用商店的诞生。
当这场变革发生时,(或者说它已经开始)将出现非凡的机会窗口,但同时也会有牺牲者。

技术变革 vs 渠道变革

2023年12月,Casey Winters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论平台转型与AI》,提出了每位产品负责人都需要关注的核心差异:区分重大平台转型与次要转型的关键,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这种转型是否同时带来了构建产品的新方式触达用户的新渠道
 
技术+渠道的双重变革,才是催生数十亿美元新公司的土壤。但Winters的洞见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也是大多数人忽略的模式:
“我经历了互联网和移动平台转型后意识到,技术变革和渠道变革并不同步。同时创造技术和渠道机会的平台转型,是按顺序发生的,而不是同时。”
这个顺序就是一切,正如Casey Winters所说:
  • 互联网在1990年代初创造了网站,但谷歌直到1998年才成为主导的分发机制——真正开始商业化还要等到2000年代。从技术到渠道,间隔了近十年。
  • 移动应用随着iPhone在2008年推出。所有人都涌向开发应用,确信应用商店就是渠道革命。还记得“有个应用能搞定”的口号吗?但大多数早期应用都死了。真正的渠道革命发生在四年后,2012年Facebook推出移动广告。突然之间,应用能够大规模找到用户,King(Candy Crush)和Supercell(Clash of Clans)等公司从零成长为百亿巨头。
 
这就引出了AI。
 
我们显然正处于巨大的技术变革中。AI实现了全新的产品构建方式——从对话界面到自主智能体,再到实时适应的个性化体验。技术已经到位,而且令人惊叹。但渠道在哪里?
是的,我们有过像Cursor这样的爆发式增长公司,达到了巨大规模并打破了增长记录。但这背后是技术驱动的口碑效应,而不是新的可持续渠道。
ChatGPT拥有7亿用户,但它不是渠道——它是目的地。更糟的是,AI正在摧毁现有渠道。随着Perplexity、ChatGPT搜索等答案引擎将用户留在自己的体验中而不是向外引流,SEO正在崩溃。社交平台正在变成围墙花园,限制向外引流。X禁用了链接,LinkedIn惩罚带外链的帖子,例子不胜枚举。旧渠道在消亡,新渠道尚未出现。
 
Casey Winters在2023年12月的文章中说:
“用年轻人的话说,ChatGPT‘还差点意思’,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但是——这很关键——我们本就不该期待渠道变革已经发生。如果历史是我们的指南,我们正好按部就班。AI技术变革在2022年底随着ChatGPT开始获得主流采用。如果遵循移动端的时间线,我们要到2026或2027年才会看到渠道变革。
不过我认为这次会更快。平台已经从历史中学习。他们知道这个剧本。早期信号表明他们已经在行动。
问题不是新渠道是否会出现,而是谁将控制它、它的开放程度如何,以及当它到来时你是否准备好了。
 

重复的循环:从开放到封闭

我相信我们正处在转折点。AI革命中缺失的渠道变革即将到来。
但在我解释我认为谁会胜出以及原因之前,你需要理解这个剧本。因为历史上每个主要分发平台都遵循同样的三步循环。一旦你看懂了,就无法视而不见。

三步循环

第一步:识别护城河 每个平台都从弄清楚什么能让自己无懈可击开始。对Facebook来说,是社交图谱——谁认识谁。对谷歌来说,是搜索数据——人们想要什么。对苹果来说,是拥有应用生态系统来吸引高端设备用户。护城河决定了后续的一切。
第二步:打开大门 一旦知道需要什么,平台就会变得异常慷慨。他们创建“开放”生态系统,几乎是恳求开发者在其上构建。免费的API访问。病毒式增长机制。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收入分成。
为什么?因为他们需要你。你的应用、你的内容、你的数据、你的创新——都在滋养他们的护城河。每个在平台上构建的开发者或创作者都让它更强大、更难被取代。
第三步:封闭变现 这是痛苦发生的阶段。一旦平台达到逃逸速度——一旦护城河强大到用户别无选择只能留下——规则就会改变。免费的变成收费的。允许的变成受限的。平台开始与自己的开发者竞争,常常杀死那些帮助它成长的企业。有时这是蓄意计划,有时是业务需求自然产生的结果。但结局总是一样的。他们通过三种方式系统性地做到这一点:
  1. 为最受欢迎的第三方应用构建官方版本
  1. 直接征税,抽取收入分成
  1. 间接征税,人为减少自然覆盖,推动付费广告

关于这个循环的关键警告

  • 时间线不可预测但在加速。Facebook从开放到封闭用了大约两年。苹果用了四年。谷歌拖了二十年。你不能按表计时,但可以观察信号。我相信在AI领域,玩家会更加无情,因为赌注更大。
  • 第三步是血腥屠杀。当平台封闭时,会有牺牲者。Facebook 2010年的政策变化导致Zynga玩家数量一夜暴跌。苹果的应用内购买要求摧毁了整个商业模式。大多数开发者对平台会变得多么激进毫无准备。
  • 知识就是生存。在平台转型中蓬勃发展的公司不一定最大或资金最雄厚。他们是理解游戏规则的人。他们带着终局思维来构建。他们在第二步提取价值,同时为第三步做准备。
  • 平台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敌人。它是一种自然力量。你可以乘风破浪,也可以被它碾碎,但你无法阻止它的到来。
让我们看看这个循环在主要分发渠道中是如何精确上演的。模式如此一致,几乎令人毛骨悚然。

Facebook开发者平台

2007年5月,Facebook还不是我们今天熟知的必然赢家。他们有2500万用户——令人印象深刻,但远未主导。
竞争格局极其残酷:
  • MySpace:1.07亿用户(是Facebook的4倍多)
  • hi5:7000万用户
  • Friendster:5000万用户
  • Orkut:3000万用户
再加上区域冠军如Bebo(英国)、StudiVZ(德国)、Vkontakte(俄罗斯)和Tuenti(西班牙)
Facebook只是拥挤赛场中的一个玩家,没有保证他们会赢。他们需要在其他平台锁定全球社交图谱之前达到逃逸速度。
第一步:识别护城河 Facebook认识到他们的护城河是社交图谱本身——谁认识谁的网络。这是经典的直接网络效应:随着更多朋友加入,平台价值呈指数级增长。但他们有个问题。一个一个用户、一个一个朋友地构建这个图谱太慢了。他们需要加速。
第二步:打开大门 2007年5月,Facebook推出了f8和他们的开发者平台。马克·扎克伯格在发布会上的开场白事后看来很滑稽:
“到目前为止,社交网络一直是封闭平台。今天,我们要结束这种情况。”
这个声明的讽刺意味多年后才变得清晰。Facebook最初给开发者的条件异常慷慨:
  • 我们给你画布,你可以在我们平台上构建任何东西
  • 用我们的病毒渠道尽可能快地增长
  • 保留应用100%的收入
  • 我们只通过侧边栏广告变现
反响是爆炸性的。到2007年底,平台上有超过7000个应用,每天有100个新应用上线。到2008年中,有33000个应用和40万注册开发者。用户安装应用的速度跟不上——游戏、测验、吸血鬼咬、僵尸攻击,应有尽有。
策略完美奏效。每个应用都帮助带来新用户、推动参与度、扩展图谱。Facebook在短短两年内从2500万用户增长到2.5亿,将MySpace和其他对手远远甩在后面。
第三步:封闭控制 一旦Facebook达到逃逸速度,慷慨就结束了。封闭分几波进行,一波比一波更严格。
2009-2010:病毒渠道消失
  • 引入通知限制
  • 限制应用到用户通信
  • 新闻流算法变化降低应用可见性
  • 邀请系统被限流
社交游戏巨头Zynga(FarmVille的开发商)报告称,在2010年政策变化后,“我们在Facebook上的玩家数量下降了。”这是一家估值100亿美元的公司,被几个API变化打垮。
2010-2011:收税人来了
  • Facebook Credits成为所有应用的强制要求
  • Facebook抽取所有交易的30%
  • 禁止直接支付方式
  • 限制替代变现方式
2011-2012:功能吸收
  • Facebook为照片、活动、群组、位置、市场等流行应用推出官方替代品
  • 应用依赖的平台功能被弃用
  • 自定义页面标签被移除(BandPage一夜损失90%流量,从3500万用户跌至300万)
到2012年,扎克伯格宣称的“开放平台”已成为科技界控制最严格的生态系统之一。Facebook的平台留下了一连串死亡的应用和受损的企业。
最能说明问题的细节?Facebook内部人士开玩笑称他们的开发者关系努力为“Operation Developer Love”——承认这更多是关于提取而非合作。残酷。
Casey Winters指出,Facebook页面也是如此:
他们激励公司增长页面点赞以获得免费分发。然后即使有用户点赞了你的页面,分发也变成了付费的。
教训 Facebook的平台转型确立了现代模板:
  1. 用开发者构建你无法单独构建的东西
  1. 让他们承担风险并验证用例
  1. 一旦你赢了,收回控制权并积极变现
每个平台都运行着同样的剧本。唯一的变量是时间和性情。有些平台是耐心的捕食者,等待多年才收紧绳索。其他则快速行动打破常规——包括他们开发者的业务。有些是故意的。有些是对业务需求的反应。这不重要。结局总是一样的。

苹果应用商店

正如Facebook在社交网络面临激烈竞争一样,苹果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时也是弱者。2008年应用商店推出时,移动格局与今天的iOS-Android双头垄断完全不同:
  • 诺基亚:40%全球市场份额,使用Symbian系统
  • 黑莓:企业标准,快速增长
  • Windows Mobile:微软的强势存在
  • Android:刚刚推出,但有谷歌支持
iPhone是革命性的,但昂贵,限于AT&T,缺乏复制粘贴等基本功能。苹果需要让iPhone变得不可或缺的东西——在Android获得势头之前证明其溢价合理并锁定用户。
第一步:识别护城河 苹果认识到他们的护城河不只是硬件——而是生态系统。如果他们能让iPhone成为拥有最佳应用的平台,拥有在其他地方无法获得的应用,他们就能创造高到用户永远不会离开的转换成本。网络效应是:更多应用带来更多iPhone用户,带来更多应用。但苹果无法自己构建所有这些应用。
第二步:打开大门 2008年7月,苹果推出应用商店,提出了当时看来对开发者友好的条件:
  • 70/30收入分成(开发者保留70%)
  • 免费应用托管和分发
  • 无缝支付处理
  • 访问数百万存档信用卡
  • 第一天就全球覆盖
史蒂夫·乔布斯将其宣传为革命性的:“这是向数百万用户分发应用的最佳交易。”
结果令人震惊。“有个应用能搞定”成为文化现象。到2010年,应用商店有22.5万个应用,产生了25亿美元收入。开发者赚到了真金白银——有些人凭借iFart和Beer Pong等简单应用一夜成为百万富翁。
应用商店成为iPhone的杀手级功能。虽然Android免费,但iOS拥有人们想要的应用。护城河建立了。
第三步:封闭控制 与Facebook相对快速的封闭不同,苹果玩了更长的游戏。限制来得缓慢,每个都以“用户体验”或“安全”为理由,但模式很明显:
2011:应用内购买强制要求
  • 所有数字内容必须使用苹果支付系统
  • 不允许链接到外部支付方式
  • 所有数字商品30%佣金
  • 实体商品豁免(暂时)
亚马逊的Kindle应用原本允许应用内购书,被迫完全移除其商店。Netflix、Spotify等争相适应。信息很明确:交税或失去iOS用户。
2012-2015:缓慢挤压
  • 限制应用更新和定价变化
  • 禁止“复制核心功能”的应用
  • 拒绝与苹果直接竞争的应用
  • 应用商店引入搜索广告,减少有机分发和可见性
2016至今:最大控制
  • 苹果系统性地构建杀死流行应用的功能
  • 应用跟踪透明度摧毁基于广告的商业模式
  • 应用商店小企业计划(15%佣金)看似慷慨但附带限制
  • 与Epic Games、Spotify和全球监管机构斗争
  • 仍禁止替代应用商店和侧载
今天,苹果的控制是绝对的。离开变得不可能。想触达iPhone用户?你必须通过苹果。2008年看似合理的30%税现在每年产生超过1000亿美元。

谷歌搜索

谷歌的平台转型是独特的——花了二十年才完全上演。虽然Facebook和苹果相对较快地亮出底牌,但谷歌在更长时间内维持了开放网络的幻觉。
2000年代初,搜索是碎片化的。雅虎是数百万用户的起点。AltaVista吸引工程师。微软推动MSN搜索。数十个专业引擎争夺相关性。谷歌只是另一个拥有干净界面和显著更好结果的初创公司。
第一步:识别护城河 谷歌的护城河优雅地循环:数据和内容。搜索的人越多,他们收集的数据越多。结果越好,搜索的人越多。但这个良性循环有一个关键依赖——他们需要整个网络的内容。
与Facebook或苹果不同,谷歌的护城河需要普遍参与。他们需要数百万网站创建内容,以他们的爬虫能够理解的方式构建。开放网络不只是哲学——它是业务需求。
第二步:打开大门 谷歌早期的哲学近乎对开放的宗教般奉献。拉里·佩奇在2004年完美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我们想让你尽快离开谷歌,到达正确的地方。”
这不只是修辞。这是构建现代网络的价值交换:
  • 创建好内容 → 谷歌发送免费流量
  • 为他们的算法优化 → 排名更高
  • 更好的内容 → 更多访问者
这催生了整个SEO行业。企业建立在有价值关键词排名第一的基础上。出版商无需支付分发费用就能触达受众。小网站可以通过优质内容超越巨头。
十多年来,这感觉像是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谷歌的收入来自黄色框或侧边栏中明确标记的广告。主要结果保持神圣——有机的、基于价值的、不可触碰的。有机排名第一是互联网业务的圣杯。
第三步:封闭控制 谷歌的封闭发生得如此渐进,感觉像是进化,而不是策略。
阶段1(2010-2015):广告蔓延 广告从侧边栏移动到有机结果上方的黄金位置。商业查询显示三到四个广告成为标准。谷歌用“未提供”杀死关键词数据,使网站对其流量来源视而不见。
阶段2(2015-2020):功能接管 精选摘要无需点击即可回答问题。知识图谱提取数据而不注明来源。“人们还问”将有机结果推低。本地包、购物结果、航班信息——所有谷歌产品都在占领更多领土。
阶段3(2020至今):封闭花园 The Markup 2020年的调查揭示了惊人的现实:
  • 41%的移动首屏显示谷歌产品
  • 63%的可见首页由谷歌控制
  • 五分之一的搜索最初显示零外部结果
今天,一次商业搜索揭示了谷歌的真实形态。你会看到广告,然后是购物结果,然后是地图,然后是精选摘要,然后是“人们还问”框。真正的有机结果?可能在第八次滚动时。
谷歌开始在利润丰厚的垂直领域直接竞争。曾经为Expedia提供流量的旅行查询现在显示Google Flights。产品搜索绕过亚马逊转向Google Shopping。本地搜索偏爱Google Maps。花了数十年建立SEO驱动业务的公司眼睁睁看着流量蒸发——不是因为它们变差了,而是因为谷歌决定竞争。
谷歌本质上已成为开放网络之上的封闭分发生态系统:它仍然索引网络,但越来越多地插入自己货币化的层(广告)和产品。SEO不再是触达的保证。即使你排名很好,你也可能显示在赞助结果块和谷歌自己的信息面板下方。

LinkedIn

LinkedIn的平台转型正在实时发生。也是我们见过最快的——从开放到封闭不到四年。如果你是一个商业内容创作者,注意到参与度暴跌,你不是在想象。你正在目睹剧本的实施。
在它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LinkedIn本质上是一个数字简历数据库。用户可能每年更新一次个人资料。参与意味着接受连接请求。但有一个内部指令:将LinkedIn从静态目录转变为日常目的地。
第一步:识别护城河 LinkedIn的护城河是专业数据——不只是你是谁,还有你做什么、关心什么、以及你如何专业地行为。这些数据对三个利润丰厚的客户细分市场来说是黄金:针对B2B买家的营销人员、寻找人才的招聘人员、寻求暖线索的销售人员。
但静态个人资料只能揭示这么多。LinkedIn需要动态数据——你读什么、分享什么、什么让你参与。他们需要用户积极参与,而不只是存在。
第二步:打开大门 大约2020年,LinkedIn做出战略决策,优先处理信息流中的“创作者”内容。交易令人难以抗拒:直接在LinkedIn上发布商业内容,他们会给你非凡的有机覆盖。
早期结果令人震惊。在其他平台上只能获得100次浏览的帖子,在LinkedIn上获得10000+印象。一些创作者在几个月内从无名小卒变成行业思想领袖。算法似乎喜欢一切——文本帖子、原生视频、文档轮播、投票。
LinkedIn通过推出创作者模式、新闻通讯功能和直播视频来甜化交易。他们积极邀请商业影响力人物独家在平台上发帖。信息很明确:这是你的新分发渠道。
大约两年时间,这是一个内容天堂。B2B营销人员放弃Twitter和博客,转向LinkedIn帖子。销售团队培训高管成为“思想领袖”。每个人都涌向争夺有机覆盖的份额。
第三步:封闭控制 封闭的第一个迹象出现在2022年底。创作者开始注意到覆盖下降。曾经触达50000专业人士的帖子现在难以达到5000。算法变得更挑剔,偏爱某些格式同时惩罚其他。
然后出现了确凿证据:思想领袖广告。
2023年6月推出,这种新广告格式允许公司赞助个人的有机帖子——将高管和影响力人物变成广告库存。含义很明显:如果你想要覆盖,你很快就需要开始付费。
数据证实了创作者的感受。社交媒体机构报告LinkedIn有机参与率达到历史最低点,算法变化导致先前表现良好的帖子覆盖下降50-75%。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创作者,结果却天差地别。
今天,LinkedIn的信息流开始看起来更像在101高速公路上开车。赞助内容占主导地位。有机帖子被你不关注的"推荐帖子"埋没。LinkedIn建立的创作者经济正在被系统性地货币化。
LinkedIn证明平台周期正在加速。Facebook花了五年、谷歌花了二十年完成的过程,LinkedIn在不到四年内就完成了。他们完善了这个公式:
  1. 制造人为稀缺:让有机覆盖感觉特殊和独家
  1. 建立创作者依赖:鼓励人们放弃其他渠道
  1. 翻转开关:一旦达到临界质量,积极货币化
  1. 对社区进行煤气灯操纵:声称算法变化是为了"质量"

即将到来的新分发渠道:ChatGPT

到目前为止,模式应该很清楚了。每个主要平台都遵循同样的剧本:开放、增长、封闭、货币化。我个人认为ChatGPT是下一个分发平台。我认为这将在未来6个月内发生(可能更快)。即使不是ChatGPT,也会有其他人出现,模式将重演。

第0步:竞争环境

让这一刻如此迷人的是:尽管ChatGPT有7亿用户,我们仍处于真正的竞争环境中。AI模型排行榜每月都在变化。OpenAI发布GPT-4,然后Anthropic用Claude反击。谷歌推出Gemini。Meta开源Llama。DeepSeek凭空出现并提供有竞争力的基准。
用户的转换成本仍然相对较低。复制你的提示,粘贴到其他地方,获得类似结果。还没有锁定效应。没有数据引力。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留在一个提供商那里。
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对着屏幕大喊Claude、Google Gemini、Meta和苹果也在市场中。但请记住,Facebook不是最大的社交网络。苹果没有最受欢迎的手机。谷歌被其他搜索引擎包围。
这总是循环这个阶段的样子——在有人弄清楚护城河之前。

第一步:识别护城河

OpenAI已经识别了他们的护城河,不是模型质量,而是上下文和记忆
想想什么让AI助手真正有价值。不只是回答问题——而是理解你的具体情况,记住你过去的对话,知道你的偏好,并在之前的互动基础上构建。知道你已经为产品发布工作了三个月并能引用你之前讨论的AI,比每次从头开始的AI价值无限大。
来自Aaron White(Vendr创始人、前CTO)在最近的Unsolicited Feedback播客节目中:
"当AI完全吸收并记忆你看到和见过的一切时,它可以在你甚至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开始向你推广信息。这需要长期、大规模的记忆——很明显,通过baby-memory、MCP以及他们的桌面应用(有钩子来'看到你看到的'),他们正沿着这条路前进。"
这里的关键是MCP只解决上下文可移植性,而不是记忆。积累的互动历史、学习到的偏好、对每个用户精炼的理解——这些是不可移植的。而真正的锁定效应就在这里。OpenAI在这方面似乎行动最快。
这与之前的平台护城河根本不同。Facebook需要你的社交图谱。谷歌需要网络内容。OpenAI需要更亲密的东西:你的整个数字上下文。每个文档、每次对话、每个偏好、每个工作流。

第二步:打开大门

他们无法单独捕获这些上下文和记忆。没有单个公司能与每个工具构建集成、访问每个数据源或理解每个工作流。所以我们看到了平台开放的早期迹象。
有几个早期信号表明他们即将打开大门:
  • 他们最近推出了与Deep Research的连接器,连接到HubSpot、Box、GitHub等工具
  • OpenAI正在积极征求更多平台集成
  • 他们正在积极招聘代理平台/基础设施团队,包括"产品经理,代理平台"职位,招聘信息明确表示他们正在构建"平台和集成,向全球数亿用户推出新代理"
每个这些集成和代理将提供更多上下文来创造更多使用,并使OpenAI能够捕获更多记忆,增加护城河。我们将不得不看看OpenAI和开发者之间的价值交换将如何构建。
记住,他们已经尝试过两次了。第一次是GPT商店,承诺货币化即将到来(但从未实现)。然后是插件,他们关闭了。他们正在寻找正确的公式。

第三步:不可避免的封闭

一旦OpenAI实现上下文锁定——当切换到另一个AI意味着失去数月或数年积累的上下文时——平台动态将转变。
第一批变化将是微妙的。可能是对高容量集成的"ChatGPT平台费"。也许是付费"认证合作伙伴"的优先展示。可能是对可以访问的数据类型或使用方式的限制。或者是像苹果在移动生态系统上利用的平台税。
然后是功能吸收。在平台上构建的最成功用例将被"简化"为原生ChatGPT功能。他们已经围绕关键上下文的用例这样做了(即Glean和Granola)。当ChatGPT Pro包含它时,为什么使用第三方研究工具?当ChatGPT Actions原生处理时,为什么维护单独的工作流自动化?
最坏的情况将是完全的平台关闭。OpenAI意识到他们不再需要合作伙伴了。他们拥有上下文、用户、习惯。他们像Facebook一样:撤销API访问(或像Twitter对Meerkat那样),内部构建一切,留下一连串死亡的初创公司。
我想明确一点。我不是暗示OpenAI"邪恶"或从一开始就故意计划这个。这只是现实。循环总是以同样的方式结束

为什么是OpenAI / ChatGPT而不是其他人?

OpenAI显示出许多他们即将采取这一行动的迹象。Claude、谷歌和其他人也可以采取类似行动。那么为什么我的预测是OpenAI?
如果你是一个Reforge校友,你应该有一件事烙印在脑海中——拥有最高留存和参与度的玩家赢得类别。留存是上帝指标。在这一点上,这是一个普遍法则,并已被反复证明。
ChatGPT明显拥有最高的留存。Menlo Ventures的风险投资人Deedy Das最近发布了这些数据。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三件事:
  1. 他们拥有该类别中最高的平均客户留存率
  1. 他们的留存曲线随时间向上移动
  1. 他们获得了罕见而神奇的留存"微笑曲线"
我唯一在其他地方看到这种模式是在Facebook、LinkedIn和Slack等产品的留存曲线中。我重复一遍,即使谷歌/Meta拥有更大的分发渠道,如果留存和参与度差距如此之大,那也不重要。
它将推动参与循环,从而驱动集成更多上下文和捕获更多记忆。它还将吸引更多开发者和构建者加入他们不可避免的平台,进一步推动它。

加速的时间线

Casey Winters观察到一些关键点:
"随着每一代的发展,达到大规模的公司越来越善于阻止其他公司在它们之上增长,至少是免费增长。"
谷歌让SEO繁荣了二十年。Facebook给了开发者五年。LinkedIn管理了不到四年。AI窗口将持续多久?我的赌注:两年。也许更少。他们从历史中学习。他们知道这个剧本。他们将比任何人预期的行动更快。赌注要大得多。
集成请求、MCP协议、代理平台——这些不只是功能。它们是在平台游戏中的早期动作,将重塑软件分发。OpenAI不是在构建一个AI助手。他们正在构建下一个目的地、下一个应用商店、下一个搜索引擎、下一个社交网络——只是这次,护城河不是社交图谱、用户生成内容或连接。而是上下文和记忆。一旦他们拥有了你的,切换将变得几乎不可能。

没有选择退出

这是令人不安的真相:知道游戏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选择退出。
每个产品负责人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孤立地看,与ChatGPT集成没有意义。为什么HubSpot想成为ChatGPT界面的数据库?为什么Notion想喂养他们的替代品?为什么任何公司会自愿喂养下一个平台垄断?
但我们不是在孤立中运作。我们在竞争市场中运作。而市场对效率是无情的。
当你的竞争对手与ChatGPT集成,他们的用户喜欢AI驱动的体验时,你还有什么选择?当客户开始问为什么你的产品不像竞争对手那样与ChatGPT配合使用时,你的回应是什么?当行业媒体写你在AI革命中落后时,你的策略是什么?
这是平台转型的囚徒困境。每个人都知道结局如何,但每个人仍然玩,因为替代方案——让竞争对手声称早期优势——更糟。
窗口现在正在打开。ChatGPT很快将跨越10亿月活跃用户。竞争环境已经达到顶峰。早期集成将获得优惠待遇、更好的展示位置和更深的访问权限。他们将塑造平台规则。他们将建立习惯。他们将在税收到来之前捕获价值。
但盲目涌入是你最终进入平台墓地的方式。聪明的玩家已经在问关键问题:
  • 窗口将开放多久? 相应计划
  • 真正的价值交换是什么? 不只是API访问换分发。而是你的数据、你的用户关系、你的竞争优势
  • OpenAI将多积极地货币化? Casey Winters指出,平台在每一代都更善于价值提取。期待OpenAI成为最高效的
  • 最重要的是:你在使用平台的同时如何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这是产品战略重要的地方。你需要创造即使平台访问受限也能持续的价值。建立直接关系。捕获第一方数据。在你自己的产品中创造护城河
在之前的平台转型中幸存下来的公司不只是集成——他们是战略性地集成。他们使用Facebook的病毒渠道同时建立电子邮件列表。他们利用谷歌的流量同时发展品牌忠诚度。他们通过应用商店销售同时创建网络体验。
这次不会不同。使用ChatGPT的分发,但不要依赖它。让他们的AI增强你的产品,但不要让它成为你的产品。最重要的是,假设平台将变得敌对并相应计划
踩踏事件即将到来。如果我是对的,在六个月内,很可能每个SaaS产品和消费者应用都将涌向完成ChatGPT集成。十二个月内,用户将期待它。十八个月内,平台税将到来。二十四个月内,墓地将是满的。
如果你已经读到这篇文章的这一点,你可以看到它的到来。你理解这个模式。你知道这个游戏。剩下的唯一问题是你将睁着眼睛玩还是闭着眼睛玩。
因为在平台转型中,只有三种公司:那些行动太早浪费资源的,那些行动太晚错过窗口的,以及那些看到转型到来并定位自己获胜的。
时钟不仅在滴答作响,它在加速。在这个游戏中,庄家总是赢。
但如果你玩得对,你也可以赢——至少一段时间。
明智选择。刻意行动。无论你做什么,不要天真
下一个伟大的分发转型不是即将到来。它已经在这里。无论你是否准备好,你已经在玩了。

附录:这个预测可能出错的方式

让我明确我在这里预测什么。我给出80%的几率ChatGPT/OpenAI成为下一个主要分发平台。但我100%确定无论谁赢,都将遵循我们记录的同样的开放-增长-封闭模式。这个循环太经过验证、太有利可图而无法放弃。
尽管如此,预测是令人谦卑的,有合法理由说明ChatGPT可能不是那个。让我们诚实地检查它们。
苹果整顿好自己的行动
苹果是可能改变一切的沉睡巨人。他们拥有设备层——移动和桌面都是。他们看到每次互动、每个应用、你数字生活的每一刻。他们拥有终极上下文,可以构建终极记忆。
正如Aaron White在Unsolicited Feedback上所说:
"如果你拥有设备,你看到用户看到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苹果处于最佳位置。"
如果苹果突然推出一个引人注目的AI助手,利用所有这些上下文,与所有他们的服务集成,并向开发者开放,他们可以超越所有人。他们拥有用户、开发者关系和平台经验。
但"如果"在这里承担了重担。苹果的AI努力一直令人失望(这已经是委婉说法了)。他们的文化优先考虑隐私而不是为AI提供动力的数据收集。他们著名的保密性与平台需要的开发者开放性相冲突。
OpenAI清楚地看到这个威胁——因此据报道他们收购Jony Ive进行设备合作。他们没有等待苹果醒来。
OpenAI搞砸了
这是最可能的失败模式。OpenAI绝对可能因为行动太激进、太快而浪费他们的优势。他们已经在推动边界——收购像Windsurf这样的公司,与像Glean这样的企业玩家竞争,推出像会议录音这样的模仿功能。
如果他们太快变得太贪婪,他们可能为竞争玩家之一创造机会,以更友好的平台进入。但请记住,ChatGPT拥有7亿MAU且不断增长的用户优势。
OpenAI已经达到逃逸速度,不需要平台
一种可能性是OpenAI在ChatGPT上已经有足够的逃逸速度,不需要创建平台来达到它。孤立地看可能是真的,但我们再次生活在一个竞争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Claude、谷歌和其他人合理的做法是自己构建一个平台,以加速他们的增长和竞争。因此,我认为ChatGPT/OpenAI推出自己的平台只是为了巩固胜利并抵御其他人的竞争行动。
MCP使上下文更可移植
Anthropic的模型上下文协议是一个聪明的防御性举动。理论上,它使集成商品化——如果每个AI都能通过标准化协议访问相同的上下文,没有单个平台可以垄断它。这就像让电话号码在运营商之间可移植。
但理论不是现实。开发者和企业资源有限。他们将首先关注最大的平台,而ChatGPT的用户基数至少是Claude的20倍,并且增长更快。即使每个AI平台明天推出相同的集成能力,合理的举动是优化ChatGPT的7亿用户,而不是Claude的3000-4000万。
这创造了复合优势。更多集成使ChatGPT更有价值。更多价值吸引更多用户并加深参与度。更多用户吸引更多集成。我们以前看过这部电影。
此外,MCP只解决上下文可移植性,而不是记忆。我重复一遍——积累的互动历史、学习到的偏好、对每个用户精炼的理解——这些是不可移植的。而真正的锁定效应就在这里。
有其他拥有大量分发的主要玩家
微软在Office中嵌入了Copilot。谷歌在他们粘贴图标的地方集成了Gemini。苹果有……好吧,他们在尝试。这些巨头中的任何一个不能成为平台吗?
记住:Facebook在推出其平台时不是最大的社交网络。iPhone在应用商店出现时不是市场领导者。重要的不是规模——而是参与深度、平台准备度和轨迹
我们看到了留存数字。我的假设是,如果我们能看到平台之间的参与度数字,ChatGPT拥有最深的参与度。他们正在创造使平台对开发者有价值的那种深度参与。微软用户可能遇到Copilot,谷歌用户可能遇到Gemini CTA,但他们围绕它构建他们的一天吗?
在平台动态中,深度胜过广度。Facebook的用户比Myspace、hi5或Friendster少得多,但他们的用户上瘾。那种上瘾——那种参与深度——是开发者和创作者想要利用的。
监管
这是真正的未知数。围绕AI的监管环境不稳定且不可预测。数据隐私法、AI安全法规、反垄断执法——任何这些都可能破坏平台游戏。
欧洲可能决定积累用户记忆本质上是反竞争的。美国政治环境在过去几年一直绝对像坐过山车。
监管可能减缓平台转型,在地理上分裂它,甚至完全阻止它。但押注技术平台找到绕过监管的方法在历史上是一个失败的主张。它们将适应、游说和创新他们的方式通过。
上一篇
给你的UGC加点AI-领英协同文章机制分析
下一篇
一条通知:精细化控制你的每一条通知